2013年5月20日 星期一

史特拉斯堡|尋找城市裡的曖昧芳影



文&攝影 /  徐樹翔


電影《尋找希薇亞》(En la ciudad de Sylvia)講述一名年輕俊美的男子在睽違六年後,回到法國史特拉斯堡(Strasbourg)舊地重遊,尋找令他魂縈夢牽至今的女孩希薇亞。不少影展影迷應對此片略有印象,因為金馬影展早於六年前(2007年)已播映過,而我亦是當年於金馬期間看過本片的影迷之ㄧ。故事內男主角六年後舊地重遊,故事外六年後始上院線,這樣內外呼應的巧合,令本片增添了幾許耐人尋味的魅力。

讓我印象深刻的,不僅是片中以極少對白、大量長鏡頭探討愛情的詩意手法,最主要的原因,乃是去年夏天我也恰巧造訪了史特拉斯堡;在穿梭巷弄之際,不禁想起了片中那對男女的美麗身影。在德語中,史特拉斯堡稱作Straßburg,其中「Straße」乃街道的意思,對應在電影裡男女主角穿梭於街巷的情節,不曉得本片的西班牙導演荷西.路易斯.格林(José Luis Guerín)是否因此選擇史特拉斯堡作為故事場景?但無論如何,這亦是在觀影之外的有趣之處。

德法交界,文化匯流之地

史特拉斯堡位於法國國土的東端,周圍河道交錯,與德國隔萊茵河相望。地處德法交界的該城市目前屬於法國領土,但是在過去的歷史背景裡,德國及法國曾數次交替擁有史特拉斯堡的主權,使得該城成為德法兩國文化交匯之都,在語言及文化上兼納兩國的特點,樹立其獨特的城市魅力。

史特拉斯堡的歷史中心位於伊爾河兩條支流環繞的大島(Grande Île),這一區域擁有中世紀以來的大量精美建築,包括史特拉斯堡大教堂(Cathédrale Notre-Dame de Strasbourg)與小法蘭西(Petite-France);該區於1988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,這也是首次有城市的以其完整的市中心區域獲此殊榮。

細緻壯麗的哥德式教堂

史特拉斯堡大教堂乃該城最著名的歷史建築,普遍被視為最優秀的哥德式建築之ㄧ。教堂內則有一座著名的史特拉斯堡天文鐘(Horloge astronomique de Strasbourg),該鐘於16世紀開始製作,寬度達18公尺,為世界上最大的天文鐘。

1647年至1874年期間,史特拉斯堡大教堂曾是世界最高的建築,如今則為世界排名第六高。教堂歷經數百年的修建,混合哥德式及羅馬式風格,建築外觀的彫刻繁複,其壯麗程度就連舉世知名的法國大文豪雨果(Victor Hugo)也曾發出讚嘆,稱其為:「龐大卻同時精細的奇蹟!」

城市與愛情的曖昧凝視

電影裡有兩種凝視。一種是對「城市」的凝視,透過大量的長鏡頭,既便男女主角出鏡,也不立即跳接地持續凝望著城市各處街景,同時讓主角對白降至最低,取而代之的是史特拉斯堡街巷之間的環境音,讓空間感充分飽和,進而精鍊為某種抽象的氛圍。

另一種,則是對於城市裡每一位女子「臉孔」的凝視;透過特寫的凝視,男主角模糊的記憶被一張張女子的臉孔拼湊而起、重新建立,自此希薇亞可以是任何一位女子,任何一位女子也都是希薇亞。

親身走過一趟史特拉斯堡,對於城市裡德法交雜的招牌、菜單,或者居民雙語交錯的感受強烈,令我對該城的認知與定位也隨之感到矇矓曖昧。本片導演荷西.路易斯.格林聰明地善用史特拉斯堡這種本身的曖昧(德法交界、德文名稱的象徵),形塑成一座抽象的記憶迷宮,男主角在其中不斷追逐、渴望著女子希薇亞,當她意味深長地舉起手比出「噓」的手勢,我們終於看清,已逝的愛情只是主觀意識下的幻影。


( 原文刊載於 CUE 電影生活雙周刊 vol.2 )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